英国路透社3月2日文章,原题:“用工荒”或令廉价“中国制造”时代提早结束中国凭借着看似取之不竭的低廉劳动力创造了30年经济飞速发展奇迹,却在虎年伊始被大范围“用工荒”袭击,廉价“中国制造”是否即将不再?
“人口红利”一直被视为创造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但新一轮“用工荒”的出现似乎预示着“人口红利”正逐步枯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廉出口商品的优势将加速消失,这一进程可能倒逼经济结构调整。
而当下的中国“用工荒”已引起世界媒体的关注。印度媒体将之解读为“一次印度不能错过的机会”。全球企业主则担心中国“用工荒”是否成为常态,下一个更为低廉的生产基地会在哪儿?全球制造业生产基地的板块隐约已在移动中。
“近期出现的用工荒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经济中的结构调整,大量充足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很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巴克莱资本中国研究主管彭文生(音)说。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院长陈诗达就表示,尽管从全国范围看,“用工荒”还是区域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格局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近阶段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用工荒”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伴随企业转型升级始终。
中国的“世界工厂”角色给全球带去物美价廉的产品。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这种廉价“中国制造”是否行将消失?
俄罗斯媒体称,中国的劳工荒可能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间接影响。因为世界需要中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劳动力价格上涨必然造成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这将引发整个全球商品价格上扬。不过,中金公司宏观经济分析师邢自强(音)认为,这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改善的程度和工资上涨的比较。如果出口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得比较快,最终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不一定很高。“目前,我们还存在一定的效率改善空间,生产率还在提升的情况下,短期不至于使得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失去竞争优势。”他说。
而和转移到附近的东南亚国家相比,近年来出现更多的是外国公司将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制造基地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毕竟,中国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庞大的市场规模仍具吸引力。
“再过5-10年,当中国人口红利彻底衰竭了,内地劳动力成本也很高了,那时候低端产业在中国的市场就非常低了,确实有可能看到低端产业转移到更年轻的国家,”邢自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