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劳动报酬分配比例问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就有过精辟论断。去年7月份,《学习时报》刊登署名为宋福范的文章,分析了邓小平晚年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邓小平曾指出,收入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文章提出,要着眼于避免出现邓小平担心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关注日益明显的社会分配收入差距,并在多种场合提到“增加报酬,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收入分配关乎劳动者尊严”等等。
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到了这一问题,但与有关方面预期相悖的是,22年来劳动报酬所占的GDP比重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唯有一种解释,也就是说,收入分配改革和填平收入分配日益拉大的社会鸿沟,是一个艰巨的社会攻坚战,非一蹴而就就能解决。
也只有冷静地分析和看待日益拉大的社会分配问题,才能有效地找准问题的症结,并针对性地解决。就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的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决策者调控手段无形中较为滞后;第二个原因于我国正处于发展经济的关键阶段有关,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现期,无形中影响了清醒审视和判断收入分配拉大的后果。
但最关键的原因,笔者以为还是来自于既得利益者的阻挠。据资料显示,被学界普遍认可的是世界银行测算的我国基尼系数为0.47。“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这一令人不安的“危险系数”的背后,实际上潜藏的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的社会现实。
以垄断行业为代表的电企远远高于普通行业群体的高薪和畸形福利未必不是事实。在这样的一种现实下,“剥离”这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而“削峰填谷”,何其难哉?所以,20余年来,社会收入分配迟迟未能真正达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根源,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来自于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抵制与消极应对。
邓小平在强调收入分配差距的忧虑之时,同样坚定的提到:“这个问题要解决。”他也同时意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艰巨性,他称:“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但是,一个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问题,已到了不得不正面应对和彻底解决的时候了。如何解决,考验决策者智慧,但从常识认识来看,不外乎寻求以下几种途径。一者,应彻底从初次社会分配的积弊入手,打破行业垄断和“屁股决定收入”的积弊;二者,不妨开拓思路,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让广大农村劳动者真正富裕起来、腰包鼓起来。三者,尽快调整不太合理的经济结构,改变“底层劳动者干得多、挣得少”的天然分配弊端。
上一篇:工资为啥总跑不过GDP
下一篇:让劳动者体面劳动需改变用工双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