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前沿
  3. 热点评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热点评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劳动者的体面劳动

  • 来源:网易
  • 发布者:
  • 浏览量:

所谓体面劳动,指的是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使广大劳动者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层面能够基本满足,拥有有尊严生活的工作状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体面劳动,是内在统一和良性互动的关系,两者互为手段和目的。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促进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促进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建立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发展体系和保障体系,把保障劳动者的体面劳动作为政府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最基本的体面。体面劳动,最核心的内容是劳动。因此,需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根据实际情况,把促进就业稳定就业扩大就业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大事。一是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实施发展项目时引入就业指标的评价体系;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展传统服务业领域的就业渠道,努力发展旅游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二是要继续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励创业的体制机制,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三是要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继续深入开展针对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等不同群体的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继续完善基层就业、职业介绍信息网络建设,以街道、社区为依托,打造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四是在支持经济发展,用好中省拨付资金的同时,应加大市本级及以下政府公共财政向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投入的规模和比重,并形成与财力同向增长的逐年动态递增机制。

第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最合理的体面。首先,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到劳动者素质提升的过程当中,实现劳动者主动提升,用人单位辅助提升,社会帮助提升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其次,充分利用和整合西安的教育和培训资源优势,根据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培训、鉴定、职介、就业四位一体大培训模式,形成以培训促就业的新格局。再次,在整合培训资源的基础上,扩大培训对象覆盖范围。并结合市场需求,针对各类劳动者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同时,提高培训补贴标准,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升技工院校综合实力,突出西安技能型人才培育特色。

第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最道德的体面。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促进就业相关联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进一步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重点促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或居民社会保险,逐步将未参保的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二是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方面建设和完善普惠型的基本社会保险体系。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要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要妥善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超龄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老工伤等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健全失业预警机制,加大使用失业保险金援企稳岗工作力度;启动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积极稳妥推进工伤康复试点和工伤预防试点工作。三是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落实基本医疗保险提高报销比例和开展门诊统筹等措施;继续提高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四是加强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社会保险子系统建设步伐;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统一征缴和社保待遇统一经办服务;提升社会保险精算分析水平,增强基金收支的计划性、约束力和可持续性;着力促使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有效协调。

第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升职业尊严,实现最幸福的体面。首先,要保障劳有所得,充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着力推进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建设,尽快扭转劳动人事争议案件高位运行状态。增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量并充分发挥其机构作用,严厉打击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其次,多方努力,推进同工同酬,提高劳动者合法收入,保障劳动者平等权利。突破身份限制,建立同工同酬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按劳动强度、工作岗位、工作量、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性质来确定劳动报酬,特别是要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与企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工资三方协商机制,逐步建立起更公平合理的现代劳资制度。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劳动者收入,在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初次分配要加大劳动者报酬的占比,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通过奖励先进等手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的氛围,使劳动光荣、劳动者高尚的理念深入人心。最后,要大力实施《劳动合同法》,严禁非法用工,要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管,促使其使用科学的生产手段,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安全生产,优化劳动环境,全面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