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前沿
  3. 美文集萃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美文集萃

秋之三章

  • 来源:读者网
  • 发布者:
  • 浏览量:

秋事

    春的萌动,夏的泼洒,风的拂拭,雨的润泽,小村人洒在土地中的汗珠迅速生根发芽,逐渐变大变圆,最后胀成一粒粒饱满的果籽儿,变幻成一串串秋实。

    小村的秋天是温馨实在的,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小村人的辛苦终于都有了结果,闪闪亮亮地,挂遍枝头,铺满田垄,空气中到处飘荡着果实的馨香,小村人忍不住笑了。

    田野连同小村一起黄透,庄稼稞儿,叶儿、果儿都在向人们暗示:秋收要开始了。此时此地小村人早已合不拢喜悦的嘴儿,把镰刀磨得飞快,满腔的喜气溢在脸上,沉浸在熟透的秋里面。

    小村人轮圆了胳膊,把生长一夏的红薯从地里掘出来,掰下一个个龇牙裂嘴的玉米大棒后又忙着砍玉米秸儿,把一车车的豆稞儿运到场里晒干脱粒,直到变成一袋袋金灿灿的豆子。

    小村人一天到晚重复着收割喜悦的劳动,累的时候擦一把汗,伸伸酸腰疼腿又接着干下去,直到地里收拾干净,小村人才舒心地点上一支过滤嘴儿。

    收获过的秋野里,蓝天丽日下,秋虫唧唧,满地的蚂蚱、蛐蛐儿还有蟋蟀蹦来蹦去,云雀在高空里不迭地欢叫,成群的麻雀和村人抓紧时间抢食,小村人又忙着在犁地前把积肥运到大田里。

    小村秋天里的事自然祥和。吃饭的时候,袅袅的炊烟与秋野里的金风杂糅在一起,弥漫成一片烟霭,秋野因了烟霭的点缀,刹那间有了灵气。小村人不停地从田野边走过,想在漫长的冬天到来之前尽量多看一眼大地的精彩,也许这能给未来的日子拼凑几块斑斓图案吧。肥得流油的黑土被翻成垄垄泛着金辉的土浪,散发出拨拨沁人心脾的泥土气息,弥散在乡间空气里。小村周围沉醉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里。

    土地正经受着一次快意的分娩,或者说是涅般的体验。经过犁铧的翻搅和耙床的梳理,硕大的坷垃块散架在温柔的阳光里,像一位初娩后安详的少妇。晨曦欲收欲放,雾气在土皮上久久盘旋逡巡,意欲吮尽土皮缝间的气息,从而酝酿发酵出浓醇的小村味儿。

    收过秋时的气息是典型的混合味儿,一切收下的秋作物折射出田野里的风韵。玉米秸儿,豆稞儿,芝麻杆儿堆满了小村的房前屋后,给房屋扎上了一条花围巾,一股成熟的气息浸润着每一个小村人的心。小村人闻着庄稼的气味心情兴奋,干起活来格外卖力。秋风一天天凉了,有了几分寒意,落下的秋叶纷纷把头埋进泥土里,稀落的枝头上鸟儿的清脆叫声越来越少,秋野里的动物们都在为过冬作最后的准备。

    男人们把地里的该运回来的都运回来了,剩下的日子就是出外打工挣钱,扛上铁锨掂了瓦刀到周围庄上干活,捞几个劳务费,或者到附近的砖瓦厂干重体力活,活虽累了些,但报酬多多,算算也划得来。精明一点的小村人脑瓜灵活,凑点本金从外乡贩青菜水果净赚小村人的票子。当然有的小村人也有做大生意的,腰里别着手机,财大气粗的,完全脱了小村的土气,不过这号人小村人不太感冒,说他们有俩骚钱儿往往不知东南西北。

    女人们在家里似乎永远有摆弄不完的活儿。趁着冬天还未到,女人就抓住所剩不多的秋暑气儿抢做一些酱豆子,腌菜叶,或者掐了韭花腌起来。女人做酱豆子堪称一绝,从未失过手,先炒好香喷喷的黄豆一股脑儿埋在麦糠窝里,等几天后扒出来已经是臭气熏天的时候,再加上自己调配制成的花椒水,兑入西瓜瓤儿,然后用细纱布一蒙,端到太阳底下曝晒,晒成后便可以长时间保存,冬天菜蔬不济时就可以派上用场。

    女人还趁农闲纺纱织布,重复着传统的古老手艺,小村女人织出来的布做成的被里儿盖着有说不出的是味儿。女人还趁闲时给孩子和男人纳千层底儿做布鞋,尽管这种鞋没庙会上卖的鞋时样,但小村人穿在脚上踏实舒坦,走起路来格外得劲儿。

    秋后的小村带着一脸满意享受收获。锅灶里开始飘出煮熟的红薯味儿,小村人吃饭不讲究,挑一块蒸得熟透的一捏软乎的红薯,用手一挤,不嚼就咽,吃出满心的美食味儿。有了豆就可以生豆芽儿磨豆腐,于是不出外打工的小村人搞起了加工副业,收入不菲。玉米作用更大,小村人能变着花样做玉米食品,大长胃口;炸玉米花儿,替代了城里人消闲时嗑的瓜籽儿,还可以打成饲料,催肥圈里的猪儿。打下的杂粮如果还吃不完,就拉到城里让那些吃腻了大鱼大肉的城里人换换口味,从而大赚城里人的钞票。

    以后的日子里,小村人脸上挂满了阳光,活起来也有滋有味红红火火。出外打工时心里也格外踏实,因为心里装着一个丰富的秋。

    没事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想象下一年在他们的利刃下,一片片玉米倒地了,一畈畈豆子归场了。他们又打算着准备在明年的田野里拉回一个更大的金灿灿的秋。

                        秋意

    小村的秋天是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时节。

    田野里的庄稼已经熟透,玉米黄了,灿灿,高粱红了,艳艳,大豆饱了,丰丰满满。立在秋野里等待小村人去收割采摘。只有地里的白菜、大青菜还在憋足了劲儿拔节似地生长,点缀出秋野里一片片绿意。

    小村把个秋天撒得满地都是,村外一望无际的是骚动煽情的秋收景色,田间地头飘满了小村人劳作时的欢声笑语,蝈蝈儿躺在沟边路旁的草丛里欢快歌唱,蚂蚱儿被小村人赶得无处藏身,不得不躲到新翻的泥土里。从地里摘回来的青辣椒吃不完,女人们就用针线穿成挂,挂在屋檐下,直到晒得火红一串,一如新年里到处炸响的鞭炮。映红了日子,也点燃了小村人的激情。

    此时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少妇,婷婷玉立的身姿下,碎步小心翼翼地在秋叶上游移。遍野的金黄,濡染了收割者的脸庞,小村人的脸上盖上了一个又一个惬意的印章。

    打下的果实堆成了小山。按压不住的喜气写满了小村人的脸庞。往家搬运粮食是小村人心里最充实的时候,昔日的一切辛劳此时终于得到回报,以后的生活也就贮满了保证,小村人心里感到格外踏实。小村人收获累累秋实的同时也把黄灿灿的秋搬回了家。
秋粮入了囤,秋种也结束了,满眼的落叶像散落的日历片,被小村人轻轻地踩过去,此时的秋天立时变成了墙根前贪睡的小狗,在懒散和萧瑟中悄然走进了小村人家的篱笆小院。在陈州地的小村,这样的小院随处可见,小院外面总会偎着一群草垛,构成了小村一处显眼的风景。

    有麦秸的草垛,还有玉米、高粱的秸秆簇拥在一起形成的秫秸椽子,小村人叫它为草垛。这是孩子们的乐园,因为草垛是可以掏空心的,孩子们可以用来玩捉迷藏、过家家的游戏。当然,男女在这里偷情也是相当不错的场所。流浪汉有时就干脆将它当成了临时的家。孩子们有时会三五成群地爬上草垛去,然后滑雪一样从垛顶溜下来。不得要领的孩子会摔得很结实,屁股着了地,于是就疼痛的哭喊一声“妈”。就会惹得大人们站出来,像轰麻雀似的将孩子们轰散,再把自家哭泣的孩子领回家。还有大一点的孩子,白天挨了大人的威胁,夜晚不敢回家,挨就爬上草垛,将垛顶掏成一个窟窿,然后躺进去,再将草覆盖在身上,害得大人们满村寻找。

    秋末冬初的时候,村里会有一些专门捉黄鼠狼的闲人,他们围着每家每户的草垛转悠。先在草垛的四周布上细密的网,然后将狗赶进垛内,梭镖在草垛上抽插。孩子们远远地看着,屏住呼吸,他们是惧怕黄鼠狼的。稍顷,黄狗开始烦躁不安的叫起来,一个影子从垛内某个不起眼的地方闪电般蹿出,却一头撞在早已布置好的天罗地网上。黄狗箭步上前,一个虎扑将其拿下,四周的空气里便顿时弥漫着黄鼠狼自卫时的骚臭味,接着就是一阵欢呼。

    天凉了,秋风向小村吹来,满地黄叶飞舞,风云突变,一场秋雨陡增一层凉意。鸟雀们叽叽喳喳开始为过冬加紧贮备食粮。候鸟们没有因瑟瑟的秋风而迷失回归南方的方向,它们看了最后一眼住了一夏的鸟巢,吃完了剩下的最后一粒食物,围绕鸟窝旋转一周,然后才恋恋不舍地飞回南方。留下来的鸟儿在田地里寻觅着小村人遗下的少得可怜的庄稼粒儿,由于不能填饱肚子,它们把目光转向了晒场,常和看晒粮食的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小村人晒粮是有时候的,于是它们又贼一样溜进农家小院里,与鸡鸭争食。猪狗吃剩的饭渣也会成为它们的佳肴。害得小村人赶紧把悬在屋檐下树杈上的玉米棒子搬回屋里,以免成为过冬鸟儿的美餐。

    秋天的小村是一道绝对仿真的农家风景,那簇簇金灿灿的玉米大棒,那红得撩人心弦的串串辣椒,无不向光临小村的人讲诉秋天的故事。当然此时的秋野里最打眼的风景还有沟渠旁的野菊花,野菊花们迎着微寒的金风开放,它们显然没有现在经过基因改造的菊花那样花团锦簇。野菊花有的只是悄然的开放,甚至是稀疏的一两朵。静静地留守在小村的小路旁不张扬地开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就像是没隆过胸的女人一样。没人看护,没人欣赏却依然意趣盎然的野菊花,惟有它们才留下了那份自然本色。

    秋阳升起的时候,小村人伸足了懒腰各干各的事情去了。猪在圈里打鼾,却不知大祸临头;牛在栏里悠闲地反刍,咀嚼不尽的岁月;羊儿咩咩地叫着向主人讨要好吃的;公鸡高兴了就长鸣一声,引得母鸡们一片倾慕,心仪不已;各家炊烟升起来了,盘旋在小村的屋檐上,而后又扭结为一个大麻花,秋风一来又飘散在小村上空。

    秋天,就是这样处处充满了梦幻般的美丽。秋天,就是一首用悠闲和恬淡的心境谱写出的最动人的诗句。这也许就是小村秋天的真意。

              秋味儿

    秋天到处飘散着收获的气息,这是一个熟透的季节。

  阵阵醉人的醇香溢满小村人的笑脸,幻化为丰收的满足。

  雾霭中的农家小院升起了袅袅炊烟,拴住了那弯月牙儿。早起的小村人沐浴着朝霞,咏叹属于自己的季节。

  村旁的小河,流淌着小村人开拓的闯劲,映照出小村人健壮的身躯。田间的阡陌小道上,撒满了耕耘者的歌声,有着岁月年轮碾过的沧桑。雨后的青草池塘蛙声一片,那是在为充实的生活喝彩。迟归的燕子剪开垂柳的黄丝绦,报道催人奋进的喜讯。夜晚的萤火虫打起灯笼,为归耕的小村人导航。凉爽的晚风拂去人们一天的疲乏,摇动了谷穗,摇熟了三秋,也摇圆了小村人多姿多彩的梦!

  秋天的气味就是八月丹桂的醉人香气,香飘十里,熏染得小村人神魂颠倒。桂树的花瓣儿招摇在秋风里,如一个个柔嫩少女抿着嘴儿偷笑,而用这少女的笑酿成的酒又不知醉倒了多少小村人。

  红薯、玉米、花生到了凉爽的秋风吹起时才能收获,将熟未收之际,对于一些“小馋猫”来说是最难忍受的时候,于是他们趁着挖猪菜或割草的机会,将灶设在了田野,搞起了野炊。刚离开土壤的红薯、玉米、花生水分充足,滋味鲜甜,香气扑鼻。一群小伙伴为了吃上野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玩尽惊险刺激的把戏,虽屡有“落网”仍乐此不疲。

  秋后的蚂蚱行动已不再敏捷,捕捉起来非常容易,何况它们此时多半已大腹便便,肚子里面满是鸡蛋黄一样的籽,烧起来吃分外的香。挖猪菜之余就可以顺便捉上一些,用长长的稗子草串起来,挂在腰上或系在篮子边上,一甩一甩的,满载而归。到家的时候,趁灶膛里的火还未熄灭,把灶灰拨一拨,连稗子草一起扔进灶膛里,再用热烫的灶灰埋好,不多一会儿,就会有浓烈的香气从灶膛里飘出,老远都能闻得到。这时把灶灰拨到一边,蚂蚱这时早已是翅落腿焦皮焦黄,成为酥脆的美味。

  灶膛里飘出来的香气不全是烧蚂蚱的,馋嘴的人会把嫩玉米棒子掰了,放进灶膛里烧烤,那香气绝不带有街边烧烤的刺鼻气味。通常是拿一根铁条什么的插进玉米芯里,然后放进灶膛里,边烤边翻动,烤到金黄色就差不多熟了。也有掌握不好火候烤成黑色的,但不影响食欲,拿玉米叶子一擦,照样啃得起劲。

  经过一夏的河鱼很肥美。到河滩上捉鱼,然后烧鱼,都是小伙伴们喜欢做的事。家里若有渔网,大人们闲暇时也会到河水深处网鱼,大的鲫鱼能有斤把重。孩子们通常是得不到网的,他们便打鱼,用竹竿击打,可以把鱼打昏或干脆打死,虽然很少打到大鱼,但也有六七寸长的,多数是俗称“白条子”的银色小鱼,也有小个头的鲫鱼。将捕到的鱼在河水里开膛洗涮一下,就在河滩上搭一个临时的灶——将一个捡来的铁罐头盒子的铁皮弄平,搁置在两块砖头上,这就成了“锅灶”。在铁皮下面点着干草,把鱼放到铁皮上,撒上从家里偷来的油盐,有点像做干焙鱼,虽然简单,味道倒很不错。有专管打鱼的,有专管烧鱼的,熟了大家就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顶着火热的太阳吃烧鱼。

  到了深秋,河堤上的柿子一个个红灯笼似的挂在树上,争相炫耀自己的成熟,诱惑着少年。少年们脱下鞋子,三下两下就爬到树上,骑坐在较粗一点的树枝上,把篓子放好。用一根小叉子先从最近的柿子叉起,叉住柿子顺势一扭,柿子就离开树枝,只一会儿,篓子就盛满了,用绳子系着吊下去,树下的人接了,再换空篓子上来。碰上熟透的柿子,软软的,不需要叉,那就请它直接进口,一股甘甜浓香会一直留在嘴里。

  硕果流蜜,甜到心里,小村人黝黑的面庞开始绽开笑容,日子从此就在酒里泡着。秋雨朦胧了视野,却使大地升起了希望。大地黄了,黄得充实可爱。秋天以行动诠释生命不息的延续。

  秋天是一个有着多种释意的畅想季节,它意味着收获,更重要的是重新播种了希望,这才是秋天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