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区举办的高校专场招聘会
张平书记、李强区长与各界代表座谈就业与创业
江汉区人力资源市场组织的每周两次招聘活动现场
“四送”活动进社区
江汉区表彰“十佳”优秀农民工
翻开2009年江汉区政府工作报告,一组数据令人为之一振:
年度新增就业岗位目标9200人,实际完成20122人。
219%!江汉区的实际就业人数不仅按照挑战值完成任务,甚至比挑战值还翻了一番。
看到这组数据,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杨松用“难能可贵”四个字,表达了他对该区这项工作的充分肯定与嘉许。
过去的2009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稳定就业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根本。
江汉区正是牢牢守护就业这项民生之本,在金融危机的逆境中给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建设夯实基础。
千方百计增岗稳岗
背景数据:2009年,全区新增就业岗位20122人,完成目标任务9200人的219%;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753人,完成目标2500人的350%。其中,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6380人,完成目标2000人数的319%。全区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1.67%,比上年下降2.53个百分点。
江汉区人力资源局局长段克武说:“不断拓展新渠道,整合多方资源,为下岗失业人员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岗位,是江汉区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
商贸服务、服装加工企业都是用工大户。区人力资源局主动联系中北、华联、大洋百货、元田制衣等十几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与企业建立用工需求档案,保持长期的联络合作,让失业人员能够及时上岗。
去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作为商贸大区,一些企业难免受到冲击。稳定在岗职工岗位,成为了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区人力资源局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服务,为企业办理录用人员社保缓缴和小额贷款服务,稳定企业用工动态平衡,提倡、鼓励、支持企业不裁员、不减薪。去年为天地之间生物制品公司等5家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办理政府小额贷款3460万元。
全年新增企业享受社保补贴《认定证明》11户,核拨《企业认定证明》社保补贴累计167家1174人次,金额4268616.3元;给39300人次核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涉及金额23733733元。
22517人!
人力资源市场架设求职高速通道
背景数据:劳动力市场推荐介绍就业22517人,完成目标12500人的180.1%。
人力资源市场是企业和求职者最直接的沟通平台。从去年8月开始,求职者惊喜地发现,江汉区人力资源市场将每周一次招聘会增加到每周两次。
为了给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多的求职机会,市场自行加压,增加双倍工作量,仅去年市场例行招聘会比08年增加了13场,增加用工岗位1030个。
为了将岗位送到百姓身边,市场采取多种多样的送岗形式,到乡村、到社区、到校园、到军营,举办针对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下岗女职工、残疾人等专场招聘会17场。
据统计,去年该市场共组织企业1740家(次)、提供岗位97000多个(次),召开灵活多样、形式多变招聘会76场次。
为了服务好特殊就业人群,市场内开通“绿色”通道窗口。针对大龄求职人员,市场设立再就业援助窗口,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条龙”服务。武汉是高校毕业生集中城市,市场专门设立大学生就业服务窗口,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求职就业、档案管理、社会保障等各项服务。
与此同时,市场还充分发挥区辖17家民营职业介绍机构的灵活性和补充作用,积极做好人力资源输出和引进,填补公益服务中心力所不及范围。
作为商贸大区,江汉区企业的用工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更多企业需求,市场组织企业分别在全市10个城区召开专题招聘会,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为外地在汉企业推荐所需人才。
1:4,
创业促进就业呈现倍增效应
背景数据:2008年以来,江汉区共对635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1393名进城务工农民开展了职业培训,有1228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创业培训,有592人实现了创业,一批创业学员在创业成功后还带动了2072人实现了就业,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为1:4。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
自2005年,江汉区开展创业培训(SIYB)以来,共对1990名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创业培训,帮助1194人实现了创业,实现了就业倍增效应。
为了帮助创业学员提高创业能力,区人力资源局建立了以知名企业家、专业人士、创业明星为成员的企业诊断咨询室,开设创业专家课堂,出资聘请区内专家、创业成功人士及工商和税务政策专家宣讲政策,解答疑问,为创业提供支持。
为了定期跟踪创业学员,该区在社区中设立创业培训后续支持服务站,开展定期走访和集中诊断等后续支持服务工作,帮助培训学员找项目,改善经营,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
同时,为了提高居民的创业意识,该区举办了一系列以创业意识进社区、创业诊断进社区为主题的“两进社区”公益活动,先后为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残疾人及下岗失业人员组织专场创业意识讲座15场,有近千人旁听了讲座,并为创业人员开展了14场创业诊断活动,取得了明显效益。
如今,参加培训中涌现出学员万亮等一批自主创业明星,带动众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人才篇
本报讯 策措施,狠抓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聚集的环境。制定人才发展措施,提供学术进修交流条件,改善生活居住环境,为人才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
——“一站式”人才引进服务窗口,建立人才快速引进机制。近三年来,全区事业单位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8人;招聘人才288人,其中招聘教师173人、十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15人。
——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培训,全区有3500人(次)参加了培训。
——多种形势的引才活动,形成人才集聚效应。近三年来,共组织举办各类人才交流活动149场,有416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近6700人才进场交流洽谈,968人通过交流活动实现了就业与再就业。
好的人才政策和环境,使江汉区成为人才聚集的洼地、创业的乐土,从而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就业篇
本报讯 昨日,江汉区就业局统计显示,该区共有63%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达市级标准的有73个,其中省级41个。
江汉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就业工作到社区,就业服务在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要求,在社区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各社区把“4050”、享受低保且失业一年以上、一家多人下岗、丧偶离异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等八类困难人员作为帮扶重点对象。根据每类人员的实际,制定了不同的帮扶方案,开展“手拉手”、“一对一”的帮扶措施,采取“招商与增岗结合”、“清腾公益性岗位”、“政策鼓励自主创业”等办法,使3709名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全区社区全面实行承诺:对辖区登记的失业人员,不挑不拣在10个工作日内,为其推荐1个工作岗位。社区积极发挥信息网络体系作用,除了在辖区搜集岗位,还将信息反馈到市、区就业服务机构,及时为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合适的岗位,确保承诺得到了兑现。
为巩固帮扶效果,提高援助对象就业稳定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采取上门、电话联系或走访用工单位等形式,对已上岗就业的困难对象进行跟踪回访,协调用人单位与就业的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统计数据表明,创建省市级 “充分就业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98%,“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消零;均无长期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无代偿行为。
培训篇
维权篇
本报讯 昨日,60名下岗失业人员在江汉区人力资源局就业训练中心上完了SIYB的最后一堂课——《诚信教育》,他们将获得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SIYB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他们学习的所有费用由政府买单。
从2008年至今,该中心已经免费为635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1393名进城务工农民工开展了职业培训。其中,有5000多人因为获得了一技之长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为了更好的服务江汉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培训中心投入资金百余万元,已建成了集教学、实习为一体,场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涉及17个培训专业的多专业实训平台。目前,就业训练中心共有实习工位134个,可同时容纳600人培训,并配备了图书阅览室和600平方米的室内文体场所。
同时,中心分别与如家和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莎茜(武汉)化妆品有限公司、康宁陪护服务中心以及武汉银湖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订了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合同,建设了涉及客房服务员、美甲师、护理员和烹饪师等四个专业,实习工位达到1000余个的校外实训基地。
一流的实训平台,更需要一流的技术支撑。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和求训学员的需求,该中心新开设了市场需求旺的智能楼宇管理员专业、受青年学员喜爱的美甲专业、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就业的中式面点师专业。中心培训专业数量由原来的10个增加到现在的17个。
在教学方法上,就业训练中心把对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建设了我市区级就业训练中心的首间电子教室,教师与学员间形成良好互动,提高了学员参与培训、参与实践的能力。
该中心在做好自身培训工作的同时,还把服务送到社会特殊群体身边,先后为四川汉源地区地震受灾53名农民工开展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50名区内下岗女职工开办了免费妇女创业培训班。
本报讯 为了给农民工营造安全和谐的求职环境。昨日,江汉区劳动监察大队对青年路、汉口火车站等重点地段进行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黑职介坑蒙拐骗。
劳动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查处各类劳动违法行为,通过查处行为一方面打击劳动领域的违法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通过案件查处向社会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逐步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去年,该区劳动监察大队共受理各类劳动投诉506件,办结472件,尚有34件举报投诉正在调查之中,法定结案率100%。该队共立案调查劳动违法案件183件,其中举报投诉类立案调查74件,劳动用工巡查发现劳动违法行为立案调查案件109件。全年处理各类因劳动违法行为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11件,为374名员工追回欠薪24.5万元。
作为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另一种有效手段,江汉区劳动仲裁委员会一直本着“为民、便民、亲民”的服务宗旨,以提高办案质量为抓手,公正调处、和谐办案,切实维护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由于江汉区为经济大区,每年的劳动仲裁案件数量位列全市各城区之首。为了让仲裁委的工作人员安心办案,去年江汉区政府为仲裁委员提供30万办案经费。
该委员会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实行“一案到底”:即仲裁员和书记员在接受案件后,由仲裁员指导书记员一起对开庭、合议、送达案件材料,制作仲裁文书,直至案件装订归档,全过程负责,保证在审限期内及时结案。
据统计,去年江汉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立案1007件。虽然数量之多位列全市各城区之首,但是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100%。去年共为劳动者追回各类损失共计791.12万元,其中工资271.95万元、经济补偿金149.88万元、工伤待遇158.47万元、其他210.82万元。去年,该区仲裁委被省人力资源厅等部门评为“全省先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目标篇
本报讯 昨日,江汉区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目标出台。今年该区将新增就业9000人,全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2010年该区人力资源工作主要目标为:全区新增就业9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00人,其中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2000人;全区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劳动力市场推荐介绍就业12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000人,农民工培训1500人;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160万元;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95%;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96%。
为了实现该目标,江汉区推出六大举措。
举措一:今年将继续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重点,全力促进劳动就业,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举措二:继续全方位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特别要加大三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优势。
举措三:充分利用扶持资金稳定就业,扩大小额担保贷款的基金规模,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对创业的扶持力度。
举措四:将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重点帮扶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
举措五:帮助失业者转变就业观念,促使他们通过学习技能走上就业岗位;扩大职业培训的惠民对象和范围,对武汉市各类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等就业困难人员参加职业培训一律实行免费。
举措六:加快实施劳动监察网格化建设,构筑起本区域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推进劳资集体协商机制建设;推进劳动用工诚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