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前沿
  3. 热点评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热点评述

用工荒由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 将促进经济转型

  • 来源:外汇通
  • 发布者:
  • 浏览量:

用工荒慌了谁?

广东缺工、福建缺工、浙江缺工……春节过后,来自多个地区的信息显示,“用工荒不仅出现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连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省如安徽、四川等地也不同程度出现了企业招工难的情况,部分企业的生产线开始撂荒

为了招到新员工、留住老员工,广东一些企业纷出:节后开工即来上班的员工,可以报销往返火车票;凡介绍新员工来,老员工可以奖励一级工资等等。面对招工难,似乎首先慌神儿的是企业。

但也有一些企业表示,每年春节前后缺工实属正常,等到4月份左右工人又会回潮,尤其是那些没能找到更好工作的人自然会回来求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企业招工情况的最新调查,结果的确如此。截至310,企业缺工数量已逐步减少,农民工进城务工人数已逐步上升:广东全省缺工从2月底的90万人下降到70万人;福建全省缺工从2月底的28万下降到20万。我国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招工难问题正趋于缓解。

缺工数量虽然在减少,但是缺口依然存在。在那些待遇较低、工作生活条件不佳的企业尤为明显。有调查显示,招工遇到困难的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通常比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时可接受的工资水平低300—500元。缺工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居民生活和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缺工的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岗位主要是技术工种和熟练工种,用工方式主要是季节性用工。

用工荒根源在哪里?

分析今年的用工荒为何出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唐忠认为,这与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首先,2009年春节前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沿海地区很多企业因订单急剧减少而大幅裁员。当前,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这些企业订单增加又急需大量招工。其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域竞争加剧导致农民工外出务工出现分流;同时伴随着产业转移,中部和西部就业机会大幅增加、收入相应提高,加上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农业比较效益提升,这些都导致部分农民工回流。第三,部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技能劳动力供给不足矛盾比较突出。

唐忠说,用工短缺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这种市场的不平衡状态是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引起的。首先,二元户籍制度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的偏向,农民工进城务工时在就业、医疗、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都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相同的待遇。其次,双重生产要素配置导致农民务工的不确定性,进城务工还是在家务农,哪边的效益好他们就会向哪边流动。再次,初次分配制度不规范,使农民工难以获得自己理想的劳动报酬。这些因素都会加剧市场的错位。

新生代农民工加剧用工荒

今年春节后,来自湖南岳阳的小刘到广州找工作,虽然有那么多的企业求贤若渴,可她还是空手而回。因为她理想的是一份月薪能在2000元左右的接线员工作,不要太多加班,那些必须长时间在流水线上工作、领取计件工资的岗位让她无法接受。

小刘的想法与大部分“80“90新生代农民工相似。与父辈农民工相比,已占农民工总数60%的新生代农民工呈现三高两低特征: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较高;物质、精神享受需求较高;工作耐受力较低,对社会欠公平现象承受力较低。他们会将务工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不是农业收入的补充;他们找工作不仅看工资水平,更看重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

唐忠认为,不能单纯地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会否加剧用工荒。但是当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如果企业作为需求方却没有相应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没有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成长机遇,依然忽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遭遇招工难在所难免。

据了解,为了留住工人,沿海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追加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各项福利保障。最近,北京、广东等地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水平。

用工荒会成为常态?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民工潮,2003年上半年以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很多企业习惯了将廉价劳动力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许多城市陆续出现了企业用工短缺现象,“用工荒开始成为人们不断提到的词汇。

  早在2004,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就缺工10%左右,其中广东有近200万用工缺口。缺工的状况自2004年以来持续5年有余。

  用工荒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是否意味着用工短缺现象会从短期向长期,从偶发向常发演变?

  唐忠说,正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尽管当前的用工荒绝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根本的转变,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就业压力也依然巨大,但是结构性、区域性的用工紧张将伴随着经济周期的起伏长期存在。尤其在近阶段,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的用工荒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将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始终。

  用工荒是否有解?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部门在2009年初曾进行过农民工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因缺乏就业信息与就业渠道而影响就业的农民工比例达41.7%,通过政府获得信息实现就业的农民工仅有11.7%,而且多为就近就地转移。唐忠认为,短期内缓解用工荒还是需要输入地和输出地政府加强协调沟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准确的用工信息。

  从长期看,解决用工荒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工施以合力。首先在制度层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工进城落户以及与当地居民在住房、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要求,政府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好,比如岗位技能培训、招聘信息发布、失业数据登记、统一社保接续等等。

  从企业角度讲,应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资、社会保障和福利,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唐忠说,长远看,既要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企业造成的压力,又要彻底摆脱用工短缺的困境,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会成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必然选择。

  用工荒的出现意味着农民工有了用脚投票的权利,但是在就业市场的天平上,他们依然处于弱势。未来,他们还面临着保障自己劳动权益、提升就业能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