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前沿
  3. 热点评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热点评述

收入分配改革何以先动垄断行业

  • 来源:人民网
  • 发布者:
  • 浏览量:

“收入分配不能总是空谈,年内动刀垄断(行业)工资”,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生日前提议,要建立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分红机制,通过向社保基金划转权益、向公共预算调入部分收益等方式,建立居民分享国有垄断企业利润的有效途径。

  一项牵涉广、难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必然要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大到通盘战略性规划,小到切入点问题,都有讲究。国家发改委之所以选垄断行业作为收入分配改革这项系统工程的切入点,进行庖丁解牛,一是因为它是公众眼中的焦点,二是因为它也是收入分配改革这项系统工程的主要矛盾。

  对于收入分配问题,一方面,公众意见最大的焦点问题莫过于腐败与垄断下的“被富裕”。考虑到将腐败问题作为切入点切口大,不好入手,而垄断行业工资问题相对单纯,自然成了切入收入分配改革合情合理的选择。另一方面,收入分配改革既然是“持久战”,光靠替天行道式的“杀富济贫”以及提高一下最低收入者的待遇与保障,并非长效机制。而改革的目的正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法、符国情、合民意,真正体现制度优越性的分配机制,意在长远。我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国家,收入分配改革自然绕不开垄断性国企,所以从垄断行业工资切入是合理的选择。

  近年来,这样一种现象日益显现:一些垄断国企一方面占有越来越多的国有资源,其资源控制能力、市场份额以及市场话语权(主要是商品定价能力)大幅扩张,但表现在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上的财富创造能力,以及表现为向国家缴纳税收与红利的财富分配,却没有明显增长,有的反呈下降之势。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下降,政府及企业所占比重上升;普通劳动者与垄断国企员工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国企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拉大。两相综合的结果,是普通劳动者收入在国有经济体系的财富分配中所占比重走低。近年我国GDP以年均约10%的增幅高速增长,而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却未能同步增长,根源正在于此。

  过去,有人强调将低工资当做招商引资的优势,有人强调企业工资由老板一支笔说了算,“管理层工资与国际接轨,员工工资与国情接轨”,这其实都造成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分配不公。对垄断行业工资进行改革,必然要对国有经济运行模式进行配套改革。国家发改委官员所说的“建立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分红机制”的核心,是要让按劳分配真正成为全社会最基本的分配原则。而收入分配改革也是劳动者工资议价能力的改革,蛋糕分多分少本质上是议价能力大小的问题。因此,对垄断行业工资的改革,表面上看只是返利于民,其实背后绕不开的问题是还权于民。 (莫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