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前沿
  3. 热点评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热点评述

联合早报: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时代或将终结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者:
  • 浏览量:


资料图:目前中国在一些行业中依然存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图为安徽省淮北市一家纺织公司的女工正在加工出口美国的纺织品。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日刊文《中国劳动力“物美价廉”的时代或将终结》。文章说,近日,中国众多外资、合资制造业企业上演“加薪潮”。随着经济全球化,新兴经济体劳力成本上涨是必然,希望劳力永远“物美价廉”并不现实。“中国制造”价格提升并不是漫天要价,而是一种漫长调适过程,直到让中国与世界都完全适应为止。

  文章摘编如下:

  近日,中国众多外资、合资的制造业企业纷纷上演“加薪潮”。伴随着加薪的浪潮,不少西方人士担心,中国劳动力价格在上升,中国必然会向全世界转嫁人力成本。其实,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竞争格局,以美国为主要的北美集团,在奥巴马的再工业化的政策推动下,不仅在新能源领域继续保持优势,而且依靠其强大的制造业优势,已经进入一个复苏的局面。受希腊债务危机影响的欧洲,虽然在各方的努力下稳定了下来,但是复苏迹象非常缓慢,整个局面不容乐观。中国则在国内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下,率先进入到了一个复苏的局面。此外,被誉为金砖四国的印度、巴西也进入到了一个较快的复苏时期。

  这种复苏的差异性,实际上已经造成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的成本投票。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全球制造业在利益分配上的一种较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成本上涨,尤其是跨国企业巨头,在这方面的担忧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兴经济体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必然的,希望劳动力永远“物美价廉”并不现实。一直以来,中国都将人工成本当成制造的最大竞争优势,这种利用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确实让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而完成了前期的资本积累。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虽然地方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针对发展环境的配套设施却缺乏相应投入,从而提高了制造业的发展成本。由于长久以来中国劳工都处于产业价值链最低端,许多时候一件发达国家拥有知识产权的商品,中国劳工成本大约只有1%5%左右,而30%甚至50%以上的利润都被发达国家拿走。所以说,发达国家的让利应该是适应中国价格的合理之道。

中国存在讨价还价实力

  但是,利润的诱惑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更改的。那些习惯了高利润、高收入的发达国家企业来讲,一定会千方百计逃避承担中国劳工成本上涨的责任。

  可以预想,一方面,西方国家会恢复制造业,通过减少进口的方式,平衡“中国制造”价格压力;同时,西方企业必将加大与中国各地出口企业的谈判力度,想尽办法压低“中国制造”的商品出口价格。另一方面,一些在中国设厂生产的外资企业,还会要求当地政府要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否则,就会提出将企业搬到印度、越南等地。在过去,“撤资”之说对许多地方政府来说,一直是屡试不爽的招数。

  此时,就是考验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那些出口企业的时候了。放眼全球,那些西方企业如果只想冲着劳动力成本低去各国投资设厂,选择余地其实并不大。缺乏成熟工业基地和产业链条的东南亚国家,进入的门槛和难度并不容小看。印度的法制状态和社会发展水平,同样也无法与中国相比。

  更何况,受中国需求的带动,中国周边国家的经济复苏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原来的预期,中国正在成为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而离中国市场越近、离中国消费者越近,显然对企业发展最有利。因此,在中国以外的市场设立企业,不仅有许多实际困难,进行转移的企业还可能失去中国市场。

  另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计算,以当前中国制造的性价比看,就算西方国家恢复了本地制造业,在短期内,“中国制造”依然有一定的竞争力。据最新的统计,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之一。所以中国各地政府和企业必须对此有充分的信心和全球视野。

  德国制造业是全世界成本最高的国家,但是他们生产的是像宝马、奔驰这样的高附加值产品。就连中国的地铁设备也是从德国进口的。为什么德国能生产这些高附加值产品?因为得益于德国特殊的人才培养制度,即具有高技能的技师人才的培养,德国技术人才分为两条路——工程师和技师之路,他们待遇相同,有时技师的收入还高过工程师,因此他们能生产出像宝马和奔驰这样精美的产品,高技能的员工决定了德国差异化战略的成功。

不可否认,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中国制造”的商品价格战上,会有一场残酷的博弈。中国劳工的成本已经只能升不能降,中国出口企业也不能只做不赚钱或赔钱的生意;相比之下,一直有着高利润的西方有更多后退的空间。这个时候,双方比的就是信心和定力。如果没有自信,通常就会在利益竞争中败下阵来。

  当然,这并不等于中国出口企业和各地政府就不做自我提升。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同样需要中国做出更多的补偿。中国可以针对发展环境配套设施的一些薄弱环节,比如采购、运输、库存等方面,进行成本的重新运营和核算。有研究显示,这部分薄弱环节的中国成本是日本企业的一倍以上。如果能把中国国内产业链成本降低,“中国价格”势必仍有很大说服力。此外,中国也可以借机进行出口产品升级。如果说过去“中国制造”是“物美价廉”,那么在未来,实现“中国制造”的“物更美、价很平”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总之,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而带来“中国制造”价格的提升,是非常正常的。不过,“中国制造”价格的提升并不是漫天要价,而是一种漫长的调适过程,直到让中国与世界都完全适应为止。(中新网611日电 周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