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几天,长春的气温嗖嗖地往上蹿。从气象数据来看,10日14时,长春的最高气温为34.3℃,但这不是极端最高气温,当日13时30分,长春部分自动观测站显示最高气温接近37℃。持续高温的天气让“高温补贴”这一暑期特殊待遇再度成为热词,记者从人社厅了解到,早在2007年,四部委曾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应对高温工作工人发放津贴。然而,连日来,记者就高温补贴发放情况进行了采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并没有机会享受这一待遇。
公交司机
补贴以解暑物品代替
烈日骄阳下,在众多司机中,最难受的莫过于在非空调公交车上的一线司机了。闷热的驾驶室里,小小的风扇在司机头顶盘旋,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乘客多,车厢的温度也会升高,就像蒸笼一样。
10日早7时许,记者分别乘坐154路、22路公交车随车体验。尽管没到正午最热时段,但是早晨的阳光依然毒辣,车厢里很闷热,车内的小风扇无精打采地旋转着,此时司机的后背还是被汗水浸湿了。154路公交车司机说,他开公交车已经3年了,从来没听说过“高温补助”,在每年5月至10月,公司只是象征性地给些消暑的物品,比如凉茶、绿豆水、白糖等。随后,记者从西昌公司了解到,随着气温的陡升,公司已经在9日起连续多日为一线的公交司机送水、送茶降暑,但是对于“高温补贴”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发放过。
环卫工人
至今未拿过高温补贴
11日中午,在市区的街路上,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身穿着橙色制服的环卫工人。正在清扫垃圾和路边飘落的柳絮的魏大姐告诉记者,她已经参加工作多年,每年这个时候都最难熬,天气太热,垃圾也容易变臭,如果不采取些措施,很容易中暑,因此每天她都自己沏好红茶带上,既能解渴也能避暑。而对于记者询问是否有高温补贴时,魏大姐摇头说,参加工作至今从未拿过高温补贴,不过每年单位领导都会到一线慰问,并发放毛巾、绿茶、白糖等解暑物品,但是今年还没发放。
另外一名环卫工人李大哥是一名环卫临时工,对于高温补贴,李大哥说,看过报纸得知有,但是单位没有发,也没主动问过,自己准备了一些避暑的物品,应该问题不大。
室外工人
不知道有“高温补贴”
昨日中午,室外天气正热,在湖西路上的一个大型房地产工地上,数十名建筑工人正在挥汗如雨,忍受着酷暑的炙烤,一名工人正在工地一旁的水管下冲凉,享受片刻的凉爽。当记者上前询问,公司是否发放高温补贴时,一名来自四川的工人徐师傅一脸惊诧,反问记者:“我没听说过高温补助啊,有吗?谁说的啊?啥时发啊?”该工地的其他建筑工人在听到记者的询问时,也都表示不知道有“高温补助”的政策。下午1时30分,正在前进大街某小区做空调安装的小张是某品牌空调的安装员工,以绩效计算工资。“我在单位待了三年了,公司没说过有补贴啊,但是天气太热可以和安装的业主商量串一下时间,如果业主不同意,我们也要盯着烈日安装。”小张说。部分人群
吹空调每月还有津贴
一线顶着烈日的工人多数没有拿到高温补贴,但是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室人员则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这项暑期特殊待遇。
属于国企电力企业的宋姓员工告诉记者,每年6、7月份,公司既发些茶叶、凉席物品,同时也给300元的高温补贴,让员工用来避暑。记者调查采访中发现,尽管环境比室外的工人好得多,有空调、有饮水,但
一名在长的某机关公务员表示,一些效益好的单位,补贴标准也不一,有的少则一二百,多则三五百,甚至更多。
权威声音 >>>
不发高温补贴
应属于违规
记者对此采访到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负责人卢处长告诉记者,2007年6月8日,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但目前我省还没有制定出相关高温津贴标准。但他表示,员工在高温下工作,用人单位适当地给他们发些高温津贴是很必要的,发放时间应为每年的6月至9月。用人单位如果不执行,员工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相关部门将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文件,给予处理。
上一篇:辞职还是自动离职,谁来证明?
下一篇:工会要靠作为吸引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