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廊坊记者程建辉
大城县第三医院自2000年建成使用后,就开始拖欠施工方的工程款,虽然陆续支付了一部分,但至今仍拖欠数十万元,施工方称苦不堪言,医院称还款困难,主管部门称没有办法,到底是谁造就了这个尴尬局面呢?
■施工方:工程款拖欠近十年
齐全福是大城县大尚屯镇齐疙瘩村村民,曾做过多年村支书,后来做起建筑生意。1999年,齐全福与大城县第三医院协商(即阜草医院),承揽了该医院门诊住院楼建设工程,当时约定,工程款总计为295万元,工程竣工后付清。“1999年10月5日我就带领这五六十人的施工队进场开工,大楼于2000年10月经过竣工验收,医院投入使用。但工程竣工后,医院不按约定给付工程款,后经过我的多次催要,终于在2003年12月给付了1839600元,尚欠1061063元。由医院方面做出清算单,盖上大城县第三医院的公章,还有一名院长及两名副院长的签名。”“虽然有欠条了,可工程款仍迟迟不予偿还,也造成我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经常有大批农民工到我家里讨要工资,尤其是过年过节,我都快没法生活了。”
齐全福告诉记者,在此期间,他曾经数次找到第三医院、该县卫生局以及县里领导,要求偿还工程款。截至2008年,建设单位分三次偿还了385000元。到目前为止,仍欠工程款576000元。“最近这一年,我找了这些单位很多次,但医院院长说没钱,卫生局说管不了,政府领导说协调不了,将我推来推去。可我听说现在第三医院效益不错,为什么就不还我钱呢?”
■医院:短期内还款很困难
10日,记者来到了大城县第三医院。看到医院的楼房,齐全福心酸地说:“无论是楼房,还是两侧的厢房,都是当年我带着队伍辛辛苦苦盖上的,可工程款却拖欠了快十年。这些钱如果十年前付清,我现在的经营状况就会好多了。”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第三医院院长牛满萍。牛满萍称,医院已经很尽力了,已经支付了200余万工程款了,齐全福应该很知足才对。
牛满萍告诉记者,原来的阜草医院只有十余名员工,效益很差,根本没有资金积累。1999年搬迁建新址,可县财政没有给一分钱,除了旧址卖地收回40万,根本没有其他收入。“这些年医院通过滚动发展,人员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可面对上百万的巨额工程款,医院方面也无能为力。我们已经尽了百分百的努力去偿还欠款。”“齐全福建设医院的时候,就应该知道医院没钱,就应该有垫资、被拖欠的思想准备。“医院是我上一任院长主持建设的,我做院长后已经偿还过部分欠款,但短时间内全部还清不可能。”
■卫生局:盲目上马工程造成后遗症
面对双方都喊难的局面,大城县卫生局常务副局长张大恒认为,那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很多单位都盲目上马建设项目,不管有钱没钱都要盖房子,最终产生了问题。”“当时建第三医院国家确实没投资,全靠医院自己经营去偿还工程款。2003年非典之前,第三医院的日子并不好过,根本无力偿还欠款。现在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效益才开始好起来。”
相关新闻
永年13农民工拿到呼市欠薪
本报邯郸电(通讯员陈雪辉、康燕 记者邢云)近日,在永年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帮助下,该县农民工李文革、刘雨良等13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打工期间被拖欠的7000元工资终于成功追回。
10月23日,返乡农民工李文革、刘雨良等13人向永年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反映,他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务工期间,用人单位拖欠他们7000元的工钱,多次追讨无果。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在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第一时间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劳动保障部门取得了联系。经多方努力,近日,有关方面通过汇款方式,将这13名农民工的工钱汇到了永年。
上一篇:农民工讨薪案“热潮”降温
下一篇:培训期辞职公司应支付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