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前沿
  3. 热点评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热点评述

毕诗成:“多劳少得”困局 亟待逆转

  •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
  • 发布者:
  • 浏览量:

人民日报记者多地调查发现,中国城乡居民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123日《人民日报》)

  这样一则本无新意、几近常识的消息,居然成为多家网站的头条,不能不说是一种民心指向。收入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钱包,干多少挣多少也涉及每一个劳动者的情绪。但新一轮的收入分配改革,却仍在云里雾里走走停停。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迅速加大。有统计数据称,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收入最低的10%人群之间,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而这种悬殊的势头非但没有被戴上笼头,反倒很可能如脱缰野马般继续狂奔。普通劳动者干得多挣得少,或许只是这个冲突中最容易撩拨人心的节点。

  看似简单的问题,要纠正过来却困难重重,面对的阻力随手便可罗列数条: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鼓励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有难度——“新劳动法在去年的遭遇就是最好例证;整个社会在纠正脑体倒挂后陷入极端,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甚至出现歧视体力劳动的迹象;地方政府在GDP动力下奉行低工资战略,美其名曰比较优势,在分配改革中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对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不足;收入分配改革虽被重新提上日程,但很多地区只是从扩大内需角度考虑问题的,在复苏好转舆论之下,很可能重生懈怠;鼓励自主创业、发展个体经营等都是增收手段,但目前的现实是,自主创业的环境并不好,个体经营甚至出现了萎缩;包括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的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很多是由各主管部门分别按不同群体设计的,对各群体在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顾及不足,收入分配政出多门管理体制混乱……

  种种困境,想起来就让人头大,但这还只是城镇职工收入这一块,基本没太触及农民、农村、农业的收入结构问题。实际上,仅靠范围有限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用有限的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补贴制度,想缩小甚至制止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现实,显然远远不够。要让农民避免被市场经济所抛弃,能以市场的手段打破城乡土地二元制的藩篱,必然要深化土地流转等深入的改革。

  何以解忧?唯有改革。干得多,挣得少是一个很具体的表象,背后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只有在劳动制度改革、税收改革、城乡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方面齐头推进,才可能期待改变土壤,撬动现实。

  诚然,进入深水区的改革,不可能只以一个美好蓝图就改变一切,但至少应该强调起来——从具体有效、能够先实施的措施开始,让老百姓看到希望之光,并以更大的热情呼唤和呵护改革。应该承认,包括国资部门规范央企负责人薪酬管理、绩效工资全面启动等,收入分配调节在一些微观领域似乎已经开始起步。但就舆论期待而言,调节收入分配改革最基本的,还是在于怎样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所以,更要让改革敢于直接面对矛盾最尖锐群体,比如面对干得多,挣得少,应加倍努力拿出措施。

  调节收入分配,不但涉及经济发展,更涉及社会基本的公平公正。中国非常需要一个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方案,来平息关于分配不公的民声并切实促进国内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本周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期待能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各界呼声有所回应,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具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