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习前沿
  3. 热点评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热点评述

体面劳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 发布者:
  • 浏览量: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不应成为背离或弱化国际劳动标准的借口”、“只有实现体面劳动,增长劳动者收入,减少贫困和提高社会财富分配的均衡才能增加有效需求,使经济走向健康的复苏”、“过去几十年里,工人阶级的不安全感是导致今天衰退的主要原因。不能为了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而破坏标准的就业关系、侵害工人根本权益或者大幅减少工人福利”……

    22526日召开的“2010‘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上,与会代表们共同反思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探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工会工作的努力方向。代表们一致认为,工会应该致力于推动建立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经济体系,努力推进实现体面劳动,共享发展成果。

危机后果不应转嫁给劳动者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负面影响。在过去30年的全球经济繁荣中,工人未能共享发展成果,却成为本次危机的无辜受害者。

    来自国际劳动组织的调查显示,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全球就业危机以及劳动者权益受损。据统计,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上升为2.19亿至2.41亿,创历史新高。此外,低质量的就业增长、就业方式非正规化趋势严重,许多国家的劳动收入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

    “经济主体的资产缩水,导致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下降,接踵而来的就是降低工人工资收入及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水平。”世界工会联合会总书记马瑞克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国际劳工组织(ILO)估算,20072009年,全球每天生活标准低于1.25美元的人口绝对数新增1.22亿~2.33亿。

    墨西哥工人联合会政治行动书记安娜。萨帕塔表示:“危机之中,很多墨西哥工人通过延长劳动时间、降级工资来保住工作岗位。”

    马瑞克斯认为:“工人不应为危机承担后果。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只有满足工人的需求,为其提供充分和稳定的就业,增加社会性开支,实现体面劳动,才能真正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际劳动组织副总干事迪奥普说:“从事体面的劳动,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是全世界大多数人简单而正当的愿望。”

    总之,大家达成的共识,就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不能转嫁到劳动者身上,而当务之急是推进体面劳动的实现。

    据悉,体面劳动的理念可归结为四项战略的目标:“促进和实施涉及劳动基本权利的规范和原则”、“增加女性和男性获得体面就业和收入的机会”、“扩大全民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效率”、“加强三方协商和社会对话”。

    可事实上,由于分配不公问题在全球普遍存在,推进体面劳动任重道远。以印度、巴西、南非等国为例,其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被广泛看作世界经济未来发展动力,但这些国家被公认为,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增长未能足够体现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印度工会中心全国书记德夫。罗耶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比1960年扩大了3倍。2009年印度共有52个亿万富翁,一百多个印度富翁掌握着2760亿美元的财富,而自200810月以来,大约有1000万印度工人失业。德夫。罗耶认为,贫富差距拉大是印度工人无法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原因。

金融危机倒逼体面劳动

    “收入分配失衡必然造成低消费率,这将成为经济复苏最大的障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如是说,“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提高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员工实现体面就业、分享改革成果成为社会共识。”

    其实,经济危机本身即是社会发展失衡的产物。国家之间、行业之间、资本与人力之间的财富分配不平衡既是不公正的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也是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传导的重要原因。

    为此,非洲工会统一组织总书记松莫努呼吁,“体面劳动是一项全球议程,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概念上。每个人都同意体面劳动是贫困问题的解药,因此,其不能留给反复无常的雇主来实现,要依托于‘以人为本’的经济模式。”

    据国际劳动组织副总干事迪奥普介绍,国际劳动组织应对危机的措施主要是着眼于促进体面劳动,2009年世界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各成员国的政府、雇主和工会代表一致通过了《全球就业协定》,确定了“加快创造就业的步伐,促进就业复苏,保证企业生存”、“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劳工的权利”、“限制裁员,帮助企业在经济救助计划框架下维持现有雇用人数”等共识。

    可喜的是,在工会组织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各国在推进体面劳动方面都逐渐迈出了鼓舞人心的步伐。

    2009年,相对于GDP8.5%的增长,中国政府用于民生的投入增长了32%,其中,社会保障的资金增长16.6%.中国工会还积极倡导在中国各类企业开展以保岗位、保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共同约定行动”,既动员职工立足本职,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又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尽量不裁员、不减薪,少裁员、少减薪。这项涉及全国63万多家企业、覆盖8400多万职工的活动,取得多方共赢的积极效果。

    被公认为福利国家的新加坡则推出205亿元的“经济振兴法案”。新加坡职工总会副主席江巧爱表示,在这个方案中,大批资金注入到“雇用补贴计划”、“技能提升与应变计划”、以及“就业入息补助计划”等,“工会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调研,对于月收入低于1500元的员工,政府会给予相应的工资补助;对于失业的工人,工会给予新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在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寻求更好的发展;此外,工会还会对工人进行心理咨询,正确面对就业压力。”

    不过,曾湘泉教授亦表示,“大部分国家在短时间内都无力改变强资本、弱劳力的分配格局,因此,实现体面劳动还需政府在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进行积极调整,即通过提高公共支出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并促使各项社会公共服务等,来达到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目的。这相对于大幅度提高工资将更容易尽快取得实质效果。”